首页

冷柔女王 视频

时间:2025-05-29 08:03:18 作者: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开幕 浏览量:33653

  中新网烟台5月28日电(记者 陈溯)28日,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让化工更安全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中外专家学者交流分享国内外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期望进一步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水平的推广运用,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会议指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是国际上先进的有效防控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的方法,我国引入这一管理理念已有几十年,并在2022年发布了涵盖20个管理要素的行业标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也接受并在实践中丰富了“过程安全”的概念。但我国化工行业推行过程安全管理还存在相关法规标准缺乏系统性考虑、具体的管理活动未基于风险策划和实施、企业岗位设置与过程安全管理不匹配、各专业部门安全管理职责分配模糊不清、所需专业人员能力普遍薄弱、缺少有效考核机制等问题。

5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 陈溯 摄

  会议认为,要通过政府主导推进、企业积极提升、协会团体技术支持,携手实现化工过程安全的美好愿景。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开展过程安全管理,重点要关注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防止化学反应失控;加强防腐蚀管理,防止化学品泄漏;严格工艺危害分析,实时更新动态风险,确保独立保护层(IPL)有效;规范操作规程(SOP),强化工作许可制度(PTW)管理;严把人员入门关,系统开展培训,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过程安全管理、功能安全工程师赋能、基于风险的设备完整性管理、能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管控等5场专题培训,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应急装备展览会,集中展示了一批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技术赋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创新方案。在6个分论坛上,70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安全应急数字化智能装备、AI+化工过程安全等主题进行专题交流。

  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已成为中国化工安全领域参会人员规模最大、主题覆盖面最广、专业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性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协会主办,来自应急管理部门、化工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咨询服务机构,以及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挪威、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海峡的距离 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精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委员在谈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建议,加快健全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畅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让各类人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技能应用实践中获得应有收益,激发更强动力。

图览 | 芬兰总统访华,“圣诞老人的故乡”,与中国如何结缘?

“20岁的第一天依然在训练中度过。”2月18日,正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备战“十四冬”的苏翊鸣度过了20岁生日。对滑雪运动员而言,出生于2月,像是和雪的一份契约,每年都要“检阅”一次成长。

吴邦国同志遗体14日火化 天安门等地将下半旗志哀

舟山跨海大桥为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抢抓机遇争取舟山群岛新区落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走出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特色之路;单体规模全球领先的绿色石化基地建成投产;舟山港域撑起世界一流强港“半壁江山”……

2024年,你走进了几次电影院?

习近平指出,你是萨摩亚资深政治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你本人也曾经5次访华。中萨友谊源远流长,一个多世纪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到萨摩亚工作生活,为当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萨摩亚是最早独立的太平洋岛国,1975年在太平洋岛国中第一批同新中国建交。建交近50年来,中萨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发挥了示范作用。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出土于圆应塔地宫的“青田石佛坐像”,是一尊标准的大都地区14世纪中叶藏-汉式风格造像。此佛像肉髻高耸,宽肩挺胸束腰,莲花座底刻铭“大都佛儿张造”。据介绍,大都指元朝首都,即如今的北京,“佛儿张”为张姓造像者的谦称。这种造像风格又被称为“西天梵像”,是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及其汉族弟子将尼泊尔、藏地与汉地3种佛教造像风格相融合所创立的,后成为元大都造像及皇室造像的规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